曹操为什仫喜欢戴“乱世奸雄”这顶帽子?

  大家好,这里是趣历史小编,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为什仫喜欢戴“乱世奸雄”这顶帽子的故事,欢迎关注哦。

  多少年来,在《三国演义》等文学作品中,曹操总是以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乱世奸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的;而在戏剧舞台上,曹操的脸上又总是涂抹着代表奸佞的白色油彩。也有人鼓噪着要为曹操“平反”,试图把曹操戴了一千八百年的“奸雄”帽子摘掉,取而代之的是给他戴上“英雄”的桂冠。且不论这种“平反”是否恰当,我倒是觉得应该先看一看,是谁最早给曹操戴上这顶“奸雄”的帽子的,这样就会知道有没有摘帽的必要了。我们只要认真读一读《资治通鉴.汉纪五十》中的一段话,一切真相也就会大白于天下了。

  这段话不长,现录述如下:“操父嵩,为中常侍曹腾养子,不能审其生出本末,或云夏侯氏子也。操少机警,有权数,而任侠放荡,不治行业;世人未之奇也,唯太尉桥玄及南阳何颙异焉。玄谓操曰:‘天下将乱,非命世之才,不能济也。能安之者,其在君乎!’颙见操,叹曰:‘汉家将亡,安天下者,必此人也。’玄谓操曰:‘君未有名,可交许子将。’子将者,训之从子劭也,好人伦,多所赏识,与从兄靖俱有高名,好共核论乡党人物,每月辄更其品题,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。尝为郡功曹,府中闻之,莫不改操饰行。曹操往造劭而问之曰:‘我何如人?’劭鄙其为人,不答。操乃劫之,劭曰:‘子,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。’操大喜而去。”

  这段文字很简洁,把曹操的身世和出道前的情况都交待清楚了。其大意是,曹操的父亲曹嵩,是大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(中常侍在东汉末年是手握大权,能呼风唤雨的大太监),因为曹嵩是宦官养子的原故,所以其出生本末就难以查清了,也有人说是夏侯氏的后代(从以后曹操阵营中几员受到重用姓夏侯的大将的情况来看,此说应是真的)。文中又说,曹操年轻时就很机警,也很懂权术(大概受宦官家风熏陶而成),但生活放荡无度,既喜欢飞鹰走狗,也喜欢行侠仗义;就是不喜欢从事有关生计方面的职业(热衷于搞政治权谋的人大抵都是如此);曹操在当时的种种表现,让世人对他并不看好。只有太尉桥玄和南阳人何颙认为他非同一般(桥玄,在汉灵帝中期任太尉,因久病策罢,拜太中大夫,是知名高士;何颙,南阳名士,南阳为汉光武帝刘秀的发祥之地,所以南阳人是当时最牛的人,说出话来,也是如雷贯耳的)。桥玄对曹操说:“天下就要大乱了,不是天命济世的人才,是不能拯救天下的。将来能安天下的人,可能就是你了。” 何颙见过曹操后,感叹地说:“汉室将要灭亡了,能安定天下者,一定是这个人了。”

image.png

  桥玄为了进一步提高曹操的知名度,便对他说:“你现在还没有什么名气,应该赶快去结交许子将。”许子将何许人也?许子将即许劭,是东汉三公许训的堂侄。他善于待人接物,能够判断人的品行和能力,他和堂兄许靖在当时都有很大的名气。他们喜欢共同对当地的人物进行深刻的评论,每个月都要更换品评的题目,因此在汝南郡形成了每月初一品评人物的风气(他们自发结成的这个评论社会人物的民间社团,影响力和杀伤力都很大,既能让一个人一夜成名,也能让一个人一夜毁誉)。许劭曾做过汝南郡的功曹(郡府的重要官吏),州府的官吏们知道他在当地评论界的巨大影响力,所以都不约而同的约束自己,以提高自身的形象;就连当地的公族子弟也都收敛了平时不当的言谈举止。

  曹操按照桥玄的指点,前往汝南拜访许劭。见到许劭就开门见山地问:“我是一个怎样的人?”(因为许劭会相人,这样问也符合曹操的秉性)许劭从心眼里就看不起曹操的为人(许劭大概己经听说过曹操了,名士一般都看不上有权术、又放荡、且不务正业的人),所以对曹操置之不理,不予回答(曹操可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的礼貌和耐心)。“操乃劫之”,曹操就劫持了许劭(这个“劫”,究竟是用的什么手段,如今己不得而知了),在曹操的逼迫之下,许劭十分无奈,只好对曹操作了一个评语,说:“你呀!在太平岁月里,你就是能臣;在天下大乱时,你就是奸雄。”曹操对许劭这样的评语非常满意,遂大喜而去。也就是高兴得屁颠屁颠地跑回去了。

  这件事在当时影响很大,曹操也因此而扬名。许劭真不愧是高人,明明不喜欢曹操,却在曹操的逼迫下,说他是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。”也就是说,曹操有可能成为“能臣”,也有可能成为“奸雄”,许劭之所以这样说,既为了摆脱曹操对他的纠缠,也为了避免曹操可能对他的加害。其实,许劭对当时的时局是看得很清楚的,知道天下就要大乱了,曹操必定会成为“乱世之奸雄”。可令许劭想不到的是,曹操对这样的评价也很高兴,因为许劭不知道曹操来造访他的目的就是为扬名。“能臣”也罢,“奸雄”也罢,只要能扬名,安什么名头,戴什么帽子,都可以不在乎。这很符合曹操为了达到目的,不惜采用任何手段的作风;也很符合他“宁可我负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负我”的座右铭。

  由此可见,曹操的奸雄帽子是自己跑上门去,强迫当时的名士许劭给自己戴上的,而且还挺高兴。因为后来天下确实大乱了,所以这顶奸雄的帽子也让曹操一戴就戴了一千八百年,谁想摘,还真不一定能摘得掉呢!原因是曹操本人就很喜欢这顶帽子,“操大喜而去”。即然曹操这么喜欢这顶帽子,也就没有必要给他“摘帽”了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有用 (74)

评论加载中...